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
近日,《西安市2023年北跨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计划》(下称《项目计划》)印发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项目计划》主要围绕盘活用好存量基础和增量空间、实施跨渭河发展、向北拓展产业功能、补齐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短板、带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、加大渭河流域和生态区建设保护力度等方面,安排2023年市级北跨重点建设项目287个,总投资8205.28亿元,年计划投资1348.91亿元。
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、落实西安都市圈建设规划、建设产业强市的重要一步,北跨成为西安今年重点工作之一。
自开年以来,西安市制定《西安市推进“北跨”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《西安市推进“北跨”发展空间规划纲要》等一系列实施方案进行征求意见,同时锚定2025年实现区域经济总量较2020年增长50%的目标,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北跨建设。
上述《项目计划》发布不仅让北跨项目建设路线逐步清晰,更代表着西安城市骨架外拓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。
汽车制造产业链逐步完善事实上,西安实施“北跨”战略实施多年,建设了渭北工业集中区的高陵、临潼、阎良等三个工业组团,托管区西咸新区的空港新城、泾河新城、秦汉新城也在渭河以北。
上述区域共同在渭河以北形成了一条包括汽车、现代装备、通用航空、新材料等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走廊。汽车制造是其中重要的产业板块。
在此基础上,北跨项目布局依然延续了上述逻辑。据悉,《项目计划》中续建项目110个,总投资3662.3亿元,年计划投资1022.84亿元。新开工项目73个,总投资1095.75亿元,年计划投资326.07亿元。前期项目104个,总投资3447.23亿元。
其中,汽车制造及上下游产业项目占比较高。比如西安重点产业链之一陕西省商用车(重卡)产业链相关项目频繁出现在本次《项目计划》中。
据悉,陕汽重卡扩能项目为续建项目,陕汽商用汽车产业园项目、陕汽特种车辆研发生产项目为2个储备项目。
陕汽集团战略发展部项目经理刘贵军表示,“陕汽重卡扩能项目全部建成后,将具备年产20万辆重型车架总成、10万辆驾驶室总成及10万辆重卡底盘装配生产能力。”
“链主”企业的落地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形成,放大产业集聚效应,构建协同联动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作用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,本次《项目计划》中还包含了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起步区、拓普汽车内外饰研发生产项目、高陵区汽车零部件项目、恒辉瑞泰汽车内外饰件研发生产项目、物流集团汽车钢材装备生产项目、德仕汽车底盘生产项目、诚通凌航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、华中汽车再制造项目等多个汽车产业链相关项目
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核心支撑。以陕汽、吉利、拓普等大型车企为核心,西安城市北跨相关区域现已建立涵盖整车、专用车制造以及动力系统、整车热管理、底盘系统、车身系统、汽车电子等汽车产业全链条的产业集群。
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冉淑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: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是区域发展坚实基础。坚持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一步,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,开展产业链联动协作行动,要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、产学研用协作、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生态格局。”
光伏、新材料项目引发关注本次《项目计划》涉及汽车、航天航空、轨道交通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。
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:“西安此前对北跨也提出了系统推进构建‘北跨’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与系统推进打造‘北跨’科技创新中心。这就要求相关产业布局要站在高起点上,升级谋划更高端产业,推动各类产业要素聚集,吸引更多全国头部企业落地。”
本次《项目计划》中出现多个行业头部企业的身影,比如隆基绿能,公开资料西安市,今年新开工3个项目分别为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项目、隆基新型光伏电池生产扩能项目、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仓储项目。同时还有2个续建项目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项目(一期)、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机电工程扩能项目。2个前期储备项目:隆基绿能年产50GW电池项目,隆基绿能年产100GW切片项目。
事实上,两个月前隆基绿能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便全面投产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,“投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接下来隆基将持续提升,贡献产出,尽早实现全面达产。”
公开资料显示,隆基年产29GW单晶电池项目占地面积约870亩,总投资165亿元。2023年项目计划产能预计达15GW,产值预计超150亿元,带动就业超万人,同时进一步促进西安北跨相关区域光伏产业链逐步成型。
此外,北跨重点项目中,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,省级钛合金产业链“链主”西部超导将落地7个新材料项目,3个续建项目,3个新建项目包括西部超导泾河新城研发生产基地项目、西部超导医工科技项目、超导高温合金丝棒材项目等。
裴成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“北跨”区域产业基础扎实,有利于各产业重点做好“补链、强链、延链”,壮大产业发展,依托产业优势,打造一条渭河以北的“万亿级工业大走廊”。这与西安市其他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应形成相互协同、相互补充的作用,产业更加聚集和协同后,本地化配套水平随之提升,进一步促进西安城市能级提升、助力产业强市目标实现。
标签: